• 楔子
  • 最新消息
  • 活動內容
    • 文學講座
    • 文學走讀
    • 重見美展
    • 文學市集
    • 文學劇場
    • 短文徵選>
      • 短文集
    • 紀念座談
    • 特別企劃《馬偕街.文學街》>
      • 文學與街道>
        • 淡水的天際線
        • 馬偕三代的淡水情
        • 淡水女詩人‧汪李如月>
          • 牧師樓
        • 埔頂青草埔
        • 鍾肇政的鄉愁地>
          • 埔頂三塊厝
          • 淡水禮拜堂
        • 馬偕街口夜梅花茶室
      • 懷想老馬偕街>
        • 馬偕當年生活的地方
        • 馬偕街的三角公園仔
        • 滬尾街醫館和福音社
        • 信徒的生活重心所在
        • 馬偕街的街民生活
        • 馬偕街前段
        • 海關衙門舊址
        • 馬偕街轉角處
        • 砲台埔東側西眺海口
        • 難忘的舊山河
        • 公會堂
        • 淡水街長多田榮吉故居
        • 海關的馬偕街門面
      • 電影中的馬偕街>
        • 馬偕巷
        • 過小溪進入馬偕的地界
        • 春遊埔頂
        • 失戀橋的故事
        • 小畢上學的路
        • 不能說的秘密幽徑
  • 活動時程
  • 交通方法
  • 聯絡資訊
  • 線上影音

馬偕街口夜梅花茶室

图片
馬偕街三號是「夜梅花茶室」,早年是名女人阿珠所開的老人茶室「梅花」,民國五○年代易主改名「夜梅花」。曾是馬偕街歷史的一部份。教會禮拜堂和「茶店仔」和平相處近半世紀,堪稱淡水一絕。晚期李炳輝、金門王在此駐唱紅及一時,直到那卡西被卡拉OK取代。1991年因拍電視廣告以「媽媽請你也保重」一曲成名而成全台知名人物。


茶店仔變福音中心


六年前馬偕街除了禮拜堂、偕醫館之外,這裡有一間「夜梅花茶室」鼎足而立,兩者比鄰愈半世紀之久,一邊是淡水歷史文化的表徵,另一邊是淡水色情文化的代表,尤其一九六○年代「夜梅花茶室」的極盛期,馬偕街口鶯聲燕語、夜夜笙歌,和淡水教會做禮拜、詩歌聲形成強烈對比。

茶室裡的駐唱的那卡西,除了早期的「3+1合唱團」上電視,後期的、金門王也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李炳輝還是淡水教會的信徒)。茶室引進的特種行業生態,一直困擾著馬偕居民生活。捷運陸續通車後,馬偕街和附近中正路成為人潮聚集的「老街」。淡水禮拜堂、檔住街口的夜梅花的夜店招牌和馬偕大石像連成一線,成為最諷刺的畫面。

2008年夏天「夜梅花茶室」因長期虧損無法經營,透過友人和債權人向有「地利之便」的「鄰居」淡水教會求售,淡水教會認為這是上帝所開的門不容怠慢,立刻調借資金依法制程序招開信徒大會公決買下這棟兩個門牌號碼的前「夜梅花」茶室作為「淡水教會福音中心」後,開始在大整修 ,2009年8月22日舉行獻堂落成啟用前。「夜梅花茶室」以「淡水教會福音中心」新姿態出現在馬偕街口,這五十年的共存消長已是淡水人津津樂道的傳奇。


邊走邊唱

悲情得那卡西,若想起故鄉

目屎就流落來的手風琴:

一張多情

滄桑的嘴抿著風霜,卻

掩不住過分樂觀的牙齒

吐納在茶室與

茶室間,澎湃

堅持者五十年代

若想起故鄉,悲情的

那卡西就目屎強強要

滾落來。啊

台灣的媽媽請你也保重

草莽而真實的空氣已然

在每一家茶室中,盡情

被吐納的手風琴

呼吸

       —林輝雄 1996.7.22--

懷想老馬偕街
Powered by Create your own unique website with customizable templates.